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堂-国产国语对白一级毛片-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做爰性大片中文-沈樵在线观看福利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貿易戰放慢全球制造業擴張速度 2018-08-09

近日,美國、歐洲和亞洲一些國家相繼發布了制造業指數,大部分國家制造業擴張速度放緩,雖然整體經濟形勢仍然表現較好,但貿易摩擦陰影長期不消,負面影響仍將顯現。


制造業擴張降溫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8月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美國制造業增長降溫程度大于預期,其中,新訂單指數下跌至2017年5月以來最低點60.2,大多數次級指數在這個月都有所放緩。分析人士暗示,貿易環境已經開始影響經濟活動。對于關稅爭端對企業活動未來將繼續影響業務的調查,美國受訪者已經連續三個月表達了“壓倒性”的擔憂。而交貨時間延長、鋼鐵和鋁材供應干擾、供應商勞動力短缺,以及交通運輸所面臨的困難從5月開始已經持續出現。


在歐洲,歐元區7月制造業增長比較疲軟。IHS 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5.1,僅從6月觸及的18個月低點54.9微幅上升,相比美國而言,擴張力度較為遜色。貿易緊張形勢、關稅和物價上漲都令樂觀情緒受到遏制。其中,德國7月制造業PMI終值為56.9,低于預期值57.3;法國7月制造業PMI終值為53.3。“PMI微幅上升沒什么好歡呼的,畢竟這是逾一年半以來第二差的表現,以后可能還會有更差的,”IHS Markit首席商業分析師威廉姆斯稱,“一個明確的信號就是,除非需求重振,否則制造商可能需要在未來幾個月削減產量。”8月1日公布的英國7月制造業PMI為54,低于前值54.4,也不及預期,7月制造業產出刷新2017年3月以來新低,新訂單數據刷新2017年6月以來新低。


在亞洲,日本7月制造業PMI初值51.6,為逾一年半低點。IHS Markit經濟學家Hayes表示,數據顯示日本制造業第三季度初增長勢頭較年初有所放緩。新業務增速疲軟,大體與此前持平,雖然日元進一步貶值,但日本出口需求仍然連續兩個月走弱。與此同時,日本大型制造業企業信心指數下降3點至21點,連續兩個季度惡化,表明日本經濟溫和復蘇的態勢或將受到影響。三井住友資產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宅森昭吉表示,受美國保護主義政策影響,非鐵金屬等行業大企業信心惡化,但總體來看大企業設備投資計劃良好,而且6月份大企業信心指數仍然維持在20以上,形勢并不像看起來這樣嚴峻。7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51.2,繼續位于景氣區間。專家稱,下半年PMI走勢仍將保持在合理區間。臺灣8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臺灣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下滑至56.1,為2017年2月以來最緩慢的擴張速度。臺灣制造業PMI已經連續第28個月呈現擴張,但指數回跌主要是受廠商基于中美貿易摩擦、部分國家經濟顯露疲態等因素影響,在下單、投資上放緩,對未來半年看法趨于保守。


經濟增長仍無憂


盡管制造業擴張開始放慢,但是全球經濟整體仍處于增長之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表示,全球經濟增長仍然強勁,只是增幅已經開始持平。從美國情況來看,由于支出計劃、訂單和活動仍處于相當高的水平,制造業指數溫和放緩對整體增長前景尚未構成問題。7月份的制造業指數仍高于2017年全年的平均值57.4,并且與下半年開始時制造業的擴張態勢保持一致。美國經濟增長表現較為強勁。美國商務部7月27日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4.1%,大大高于第一季度的2.2%。8月2日,美聯儲在結束了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后,發表聲明用五個“強勁”形容了美國的經濟形勢。美聯儲認為,美國經濟活動以“強勁”速度增長,近幾個月平均就業增長“強勁”,失業率保持低位。家庭支出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也“強勁”增長。美聯儲表示,貨幣政策立場仍然寬松,因此支持“強勁”的就業市場環境以及通脹率持續向2%回升。


亞洲經濟目前也比較穩定。亞行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盡管美國與其貿易伙伴緊張關系日益加劇,但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未來兩年經濟增長將保持穩定。預計亞太地區2018年增長6%,2019年為5.9%;通脹水平將逐步下降,預計未來兩年通脹率分別為2.8%和2.7%。


不利影響將逐漸顯現


目前來看,全球經濟仍在增長的軌道之上,只是不平衡性有所加劇。未來,如果貿易戰陰影難以消除,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制造業的影響將越來越明顯。美國媒體指出,在其他經濟體對美國商品采取的報復性關稅生效前,美國商家搶先在今年第二季度大幅增加農產品和食品飲料等出口,令凈出口為當季美國經濟增長貢獻約1個百分點。隨著貿易摩擦加劇,對外貿易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拖累美國經濟增長。此外,4.1%的增長率是環比折年率數據。從同比數據看,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同比增長2.8%,略高于第一季度2.6%的增幅。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姆斯說,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諸多不利因素正在加劇,例如供應短缺、價格上漲以及出口惡化。盡管數據顯示7月美國制造業繼續擴張,不過后面面臨的增長壓力恐將越來越大。此外,由于制造商在關稅和反制措施之前購買原材料,使得供應商議價能力提高,商品出廠平局價格保持了七年來的最快增速,未來幾個月這一因素將進一步傳導給需求端,帶來消費者價格上漲。


由于關稅提高和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一些大工業公司的成本在上漲。即便部分企業的財報超出了分析師們的預期,也無助于抵消投資者對特朗普政府向制造商加征進口關稅影響的關注。美國鋁業公司表示,對鋁征收10%的關稅將提高它從加拿大冶煉廠進口的鋁的成本。美國媒體稱,成本上漲正在毀掉美國制造業的訂單盛宴。

  

專業人士也警告說,如果貿易摩擦繼續加劇,部分亞洲經濟體可能會遭到重創。其中,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臺灣地區等亞洲經濟體比較依賴出口,將尤其容易受到影響。星展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泰穆爾表示,考慮到貿易的開放型和對供應鏈的依賴,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在這種尾部風險的形勢下不會有任何喘息之機。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返回頂部